top of page

如何预防,治疗心脑血管疾病?

近年来,猝死的新闻频出。好端端的人毫无征兆地离开人世,令人惋惜。


猝死原因有很多,直接诱因不外乎心梗与脑中风,但从根上来讲,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斑块的形成。


![image](https://upload-images.jianshu.io/upload_images/15970849-89122bd46a0c6dac?imageMogr2/auto-orient/strip%7CimageView2/2/w/1240)


**▲颈动脉硬化示意图。**


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最新分析显示:中国有 1/3 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而且呈年轻化趋势。


在40-49岁的年龄段中,仅有6%有斑块;


在50-59岁的年龄段中,有21%有斑块;


**在60-69岁岁的年龄段中,有41%有斑块;**


在70-89岁人群中,有63%存在颈动脉斑块。


**颈动脉斑块,引起脑梗中风**


研究显示,从10岁起,我们的动脉就开始硬化。颈动脉斑块也在我们20岁就开始发育了,直到40岁的时候开始变得明显。60岁后,颈动脉斑块快速发展,这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,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很高。


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脂类积攒在血管壁上形成的,它就像蜡一样,会导致动脉的弹性下降,血管腔变窄。


对血管而言,颈动脉斑块就是垃圾,不仅没有用处,而且危害极大。如果动脉斑块出现破裂,导致血小板聚积一处,就会出现血栓,严重地会导致整根血管被堵。


颈动脉斑块,是引起脑梗塞的重要原因,约2/3的脑梗与颈部动脉狭窄有关。颈动脉是大脑重要的供血通路,如果斑块长在这里,颈动脉被堵,大脑就会缺血。没有血液供应8分钟就会损伤,出现失明、失语、半身不遂...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脑梗”、“脑中风”!如果时间再长一些,甚至会出现脑死亡。



危难时显身手:穴位敷药《心绞痛》


2019年2月8日,农历年正月初四,我所在的一个洛杉矶户外爬山群,例行每周五上午的爬山徒步行动,是从Altadena 城市的 Pine Crest Drive <wbr>出发, 到达 Henninger Flats,难度中等,单程约2.5英里,如果继续前行则可到达位于著名的洛杉矶天文台所在山顶,Mt.Wilson。


那天,我和妻子刚好迟到,等到停好车后,赶到集合地点,大队人马已经前行,我俩与另外晚来的一位女士和她的20几岁儿子,四人一起同行追赶他们。


大约走了不到1英里,我们追上了队尾的3个人,一对夫妻和一位资深女山友,他们停在那里,那位妻子气喘乏力,面色苍白,并说腿酸膝软,感觉头晕,恶心,并要呕吐。


我赶紧用力掐按她的内关穴和合谷穴,过了1-2分钟,她感觉稍好一些,但旋即又感到眩晕,不能站立,我们几人只好缓缓地将她放下,让她躺在其丈夫的大腿上,我和另外一位山友,一起分别用力掐按她的左右侧内关穴和合谷穴,但是,感觉效果不大,她的面色更加苍白,眼圈呈现出黑色,并说更难受了,说快不行了,这时我根本摸不到她的脉搏,我感觉情况非常危险,赶紧拿出敷在自己身上的穴位敷药《心绞痛》,敷在她的肚脐上,大约过了2-3分钟,她的脉搏能摸到了,面色也不那么苍白了,又过了3-5分钟,她感觉逐渐好转,眼圈的黑色也消失了。


我觉得她已脱离危险,便叮嘱其丈夫陪其慢行,以后爬山一定要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,千万不能勉强自己。


在一直敷用穴位敷药《心绞痛》的情况下,这位妻子和丈夫最后几乎完成了整个 Henninger Flats 徒步计划,往返5英里。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
此語言尚未有已發佈之文章
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。

Recent Posts

Archive

Search By Tags

Follow Us
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